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4日,best365网页版登录教师马成文教授、任志安教授、李刚教授、廖信林副教授、李强副教授先后接受蚌埠电视台专访,从五个不同的侧面为蚌埠市“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关于促进“十三五”蚌埠城乡协调发展问题,马成文认为可有以下路径如选择:一是,在“363”城市发展框架下,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产业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二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深化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权改革,积极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业务,建立农民市民化财政专项引导基金,减免农民在城镇购房税费,提高人口城镇化率。
(http://newwww.ahbbtv.com/bencandy.php?fid=264&id=7372)
关于促进“十三五”蚌埠开放发展问题,任志安认为,未来五年,坚持开放发展,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是蚌埠市“十三五”时期要实现的重要战略任务。但是,蚌埠作为内陆城市,不能像沿海城市那样,必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对外开放上要有自己的特点,在“十三五”时期要有新作为。坚持开放发展,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应成为蚌埠市坚持开放发展的首要任务。发展区域联动,一定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向东蚌埠市要努力融入南京都市圈与长三角城市群,向西要主动打造沿淮生态城市群,对内要强力联通四区三县,对外要实现与淮南的同城化发展。(http://newwww.ahbbtv.com/bencandy.php?fid=264&id=7438)
关于促进“十三五”蚌埠创新发展问题,李刚认为,未来五年,创新发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首先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中破解创新驱动瓶颈制约,构建创新改革长效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其次创新发展动力。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作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省委省政府布置的“调转促”任务。再次创新发展机制。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加快发展提供持续动力。(http://newwww.ahbbtv.com/bencandy.php?fid=264&id=7288)
关于促进“十三五”蚌埠共享发展问题,廖信林认为,蚌埠市“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共享发展,实现百姓福祉新提升,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在发展的机会上实现均衡,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平等、在成果分配上实现公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百姓。首先需要政策引领打开局面,确保在发展机会上实现均衡。其次需要提升就业创业支持力度,确保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平等。再次需要以民为本兼顾效率,确保在成果分配上实现公平。实现共享发展,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摒弃“唯GDP”的政绩观和思维,兼顾效率和公平,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提高劳动报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最低基本工资增长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等等。这些政策措施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的决胜阶段“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http://newwww.ahbbtv.com/bencandy.php?fid=264&id=7460)
关于促进“十三五”蚌埠绿色发展问题,李强认为:未来五年,绿色发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是蚌埠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落实绿色发展举措,首先必须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新机制。其次必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深化淮河及主要支流沿岸水污染防治,进一步消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大力实施引江济淮工程。全面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减排由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再次必须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型。最后必须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http://newwww.ahbbtv.com/bencandy.php?fid=264&id=7412)